电缆试扎器的发展是随着电缆技术发展和安全需求提升而逐步推进的,其经历了从人工试扎到遥控自动试扎,性能和安全性不断优化的过程。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原型阶段:早期,为防止误判带电电缆给工作人员带来伤害,原能源部颁布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锯电缆前需用接地的带木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确认无电后才可工作,这种“接地的带木柄的铁钎”就是电缆试扎器的原型,其原理是通过保护接地消除安全隐患。
遥控射钉型试扎器出现:随着电缆事业发展,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因性能优异逐步取代油纸绝缘电缆,但其绝缘硬度较高,人工用铁钎钉入电缆芯难度大,且工作人员距离工作点近,存在安全风险。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厂家研制出遥控射钉型高压电缆安全试扎装置。该装置利用射钉枪原理,由自动机械部件、电子检测控制电路和机电控制部件构成,通过遥控操作,撞针撞击射钉弹引发爆破,将射钉打入电缆,实现远距离试扎,降低了安全风险,受到许多电缆施工、维护单位欢迎。
技术改进与完善:2002年,现场技术人员提出不明始、终端的现场高压电缆带电与否的鉴别问题,以及能否研制安全替代人工试扎的自动试扎装置问题。2003年,武汉中试高测电气有限公司研制出ZSCZ电缆刺扎仪,解决了现场高压电缆的识别和全自动试扎问题,具有双键遥控、操作简单、机械电子多重保护等特点,还内置锂离子充电电池,适合野外无电源使用。此后,类似产品不断涌现,如2011型电缆安全刺扎器等。这些产品进一步优化了性能,采用非接触式控制(遥控、定时),彻底解决了人工刺扎电缆的人身安全问题。